拣货库位优化制度
1.目的
通过优化,增加拣货库位,缩短拣货路径,用最少的拣货路径,拣最多的货。
通过货品分类管理,拣货容积与销量和商品体积的匹配优化,提高上货工作效率。
2.范围
本程序适用于仓配事业中心。
3.职责
3.1仓配管理部:负责优化制度更新和流程制定,系统实施监督,日常优化的进度更新。
3.2行政部:负责优化需要物资的采购申请及采购进度跟进。
3.3各仓配送部:根据销量、季节性,负责日常货品的优化调整。
4.库存优化管理法则:
4.1产品组合性法则:顾客通常配套购买的商品放在一起,这样可以减短拣货路程,减少拣货人员体力,简化货品管理工作。产品的相关性大小可以利用历史订单数据做分析。
4.2一品一位法则:一个商品一个库位。方便集中上货,集中撤货架,集中盘点,方便记住库位。
4.3产品尺寸法则:在优化货位时,我们同时考虑货品大小,以便能供应适当的空间满足要求。
4.4重量特性法则:指按照货品重量不同来决定货品的高低位置,拣货位置。一般而言。重货应放到拣货区下层位置,便于拣货和上货操作率。重货放在未端,减少拣货员劳动强度。
4.5销量法则:分析商品的销量,合理分布不同销量的商品的位置,优化拣货效率。
4.6产品分类法则:相当属性的商品集中存放,即可按品牌分类,也可按类别分类。
5.库位优化的要求:
5.1两米高的货架最低要求安装四层拣货位,充分利用拣货位的空间。禁止层高过高,浪费空间。
5.2拣货路径采用S型路径,避免U型路径增加拣货距离。可通过加宽通道以及货品的分布来避免通道拥挤现象。
5.3货架分布采用包围式,即横向和竖向通道结合,目的是员工每走一步路都能拣更多的货。
5.4库位盒的大小和型号,要求全国统一标准,统一大小尺寸。
5.5一个商品一个拣货位,禁止一个商品两个拣货位,商品分类摆放。
5.6商品摆放要求
5.6.1通道宽度根据商品畅销程度而变化,畅销通道要求3米-3.5米之间,滞销商品通道要求在1.5-2.2米之间,避免通道拥挤。
5.6.2主通道,例如通道起始位置,放置不畅销商品,避免通道拥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