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仓配送中心管理措施
云仓配送中心管理措施的设计,主要着眼于配送中心管理7要素
1.云仓配送对象
根据云仓配送对象的不同,云仓配送中心的订单形态和出货形态等各项细节都存在极大不同。比较而言,主要可以分为2个角度来理解。
(1)为生产线提供 JIT 配送服务的配送中心,更加注重分拣作业的计划,以及订单传输方式和配送过程的组织。
(2)为分销商提供服务的配送中心,则要针对批发商和零售商的出货形态区别管理。
2.货品种类
云仓配送中心处理的货品种类越多、差异越大,其管理难度也就越大。即使是同一种类的货物,由于包装等细节不同,也需要设计针对性的配送方案。
3.货品数量
在物流配送中心的管理中,货品数量主要涉及2个方面的内容。
(1)出货量。出货量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波动,尤其受节日因素的影响,而配送中心的作业能力和设备配置,直接关系到配送中心的出货能力。
(2)库存量。库存量及库存周期关乎配送中心的内部资源配置,配送中心需对其进行详细分析,避免因库存积压等情况而影响配送能力。
4.配送通路
根据流通模式的不同,配送中心的配送通路也存在不同。配送中心需全面评估供应链上下游的需求,确保配送通路顺畅。
一般而言,常见的配送主要分为4种。
(1)供货商一配送中心一批发商一零售商一最终客户。中就确 CAE
(2)供货商一批发商一配送中心一零售商一最终客户。体中核特,的配谭獵本
(3)供货商一配送中心一零售商一最终客户。
(4)供货商一配送中心一最终客户。
5.服务水平
物流配送中心的服务水平与物流成本存在反比关系,对最终客户而言。其总是希望用最小的成本享受最好的服务。对此,配送中心则要结合行水平在合理的物流成本下实现服务水平的提升。
因此,配送中心的服务水平管理主要有2个方向。
(1)在相同的配送成本下,确保自身服务水平更高。
(2)在相同的服务水平下,确保自身配送成本更低。
6.交货周期
交货周期就是从客户下单到货品送达的时间,其间涉及订单处理、库存检査、分拣、配货、送达等各种作业。
交货周期是服务水平的重要构成,也是当今物流配送的关键衡量标准。一般而言,依据厂商的服务水平和客户的需求,交货周期可分为2小时、12小时、24小时、2天、3天及1周。
7.配送成本
配送中心管理的前6个要素最终都将汇总转化为配送成本,这6个要素包含了配送中心的设施、设备、人员等诸多成本,也与货品价值、数量、交货周期直接相关。
配送成本的管理是配送中心管理的直接依据,也是配送中心盈利的关键要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