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对库存的精准控制,离不开对物料需求的精准预测,因此,供应链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制物料需求计划( MRP )。
早在1965年, IBM 公司提出“独立需求”和“相关需求”的概念后,《造业的库存控制方法就发生了改变,从简单的订购点法,改为用 MRP 来控制其原理是,以“预测法”来控制独立需求,用“正确计算法”来控制相关物料需求,即通过 MRP 计算物料需求。
MRP 依据主生产计划( MPS )、物料清单( BOM )、物料状况( INV )等信息计算物料在各个时间点的需求量。其运算逻辑。
主生产计划
全最凯顶表型
主产品物料清单 物料需求计划 库存文件
制造任务单 采购任务单
MRP 运算逻辑
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过程中, MRP 也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。
物料需求计划
MRP发展阶段
1.找到库存的 MAD 值
MRP 是订购点法的进阶方法,而在企业从 MRP 走向 ERP 的过程中,关健在于以资讯技术为基础的企业流程再造,借助更加科学的方法计算安全存量等必要数据。
在企业精准控制库存所需的各项数据当中,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库存的 MAD 值。 MAD 是 Mean Absolute Deviation 的简称,即平均绝对偏差,其是实际值和其平均值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,用于计算需求的差异。
2。物料需求计划
在找到库存的 MAD 值之后,企业可以更加简便地计算安全存量,进而完成物料需求预测,制订更加科学的物料需求计划。在这个过程中,企业必须遵循4个基本原则。
(1)客户需求是源头,应尽量准确及明确。
(2)主生产计划是关键,一定时间内不能变动,较长时间内动态变动,满足需求。
(3) MRP 运算是过程,基础数据及算法正确最重要。
(4)采购任务单、制造任务单是结果,结果好坏和前端运算和后续控制有关。
只有如此,企业才能在及时取得生产所需物料、确保产品及时供应的同时,尽可能降低库存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