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发快递中的物流运输管理
运输是物流活动的主要环节,物流运输管理的效果,直接影响物流成本和物流效率。据统计,运输成本占物流总成本的40%左右,是影响物流成本的重要因素。
只有将物流运输环节不断分解,并进行具体分析,企业才能真正做好物流运输管理,将其打造为提升供应链效率的支撑力量。
物流运输的准备
物流运输的效果,在确定运输计划时就已经基本确认了。因此,物流运输管理的重点就是做好物流运输的准备工作,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。
1.交货地的选择
所谓物流,简单而言就是货物从发货地到交货地的流通过程。一般而言,发货地位于工厂或云仓,而交货地则是企业需要将货物交付到的地点。
但在一次完整的物流运输中,如果每一次都将货物运输至指定地点,则可能导致路线迂回,造成成本增加。因此,企业可以与其他物流组织合作,如传统的城市配送或新兴的“店中仓”等,以优化物流运输。
2.运输方式的选择
运输方式是货物流通的完成手段与方法,涉及相应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,主要有铁路、公路、水路、航空、管道等5种运输方式。企业应当充分分析,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
(1)考虑因素。
企业选择运输方式时要着重考虑5个因素。
①货物品种。货物品种及其性质、形状,是选择运输方式的基础,需頭考虑适用性和成本。
②运输期限。运输期限是企业确保准时交货的基本因素,包含运输及由转等作时间。
③运输成本。运输成本是物流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,涉及货物品种、积、批量,以及运输距离、运输方式等诸多要素。
④运输距离。企业应充分考虑运输距离与物流成本的关系,选择更具性价比的运输方式。
⑤运输批量。运输批量与运输成本之间一般存在反比关系,因此,为了有效控制物流成本,企业应尽可能地将商品集中运输到消费终端附近。
(2)运输方式。
运输方式主要分为铁路、公路、水路、航空、管道等5种,其各自具有不同的特性。
①铁路运输。铁路运输主要适用于长距离、大批量的货物运输,其速度快、成本低,但灵活性较差。
②公路运输。公路运输主要承担近距离。
3.运输批次的选择在计算运输费用时,随着单次载货量的增加,单位运输成本必然随之下降。因此,传统物流为了控制成本,都会尽可能地选用大批量运输方式。载货量与运输成本的关系。
载货量与运输成本的关系
然而,面对大规模定制化的市场需求,为了满足客户随时、随地、随意的消费需求,企业通常难以实现大批量运输。
此时,为了避免运输批次增加带来的成本问题,企可以加强市场需求预测,提前将一定批量的货物运至中转地点,等待需求确认后再进行进一步运输。
4.运输线的设计
运输路线是供运输工具定向移动的通道,也即铁路线路、公路线路、航线等。面对纵横交错的交通网,企业必须持续进行运输路线优化设计,找到运输网络中的最佳路线,以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或运输距离,从而降低运输成本。长期以来,运输路线的设计大多采取经验优化法,但在智能时代,企业则可以引入智能调度系统。
(1)经验优化法。
在多点间运输时,人工很难计算出所谓的最优解。因此,传统上一般采用经验优化法对运输路线进行优化。
①对于位置接近的货物,使用同一辆车进行运送。
②对于集聚在一起的货物,安排在同一天运送。
③运输路线应从距离收货地最远的停留点开始。
④一辆货车依次途经各停留点的路线,应当呈泪滴状。味尽可能使用载货量大的货车进行运送。
⑥取货、送货应混合安排,而非先送货、再取货。
⑦对远离既定路线的零散停留点,可单独设计运送方案。为停留点装卸工作预留足够的时间。
(2)智能调度系统。
经验优化法是在人工计算无法得出最优解时的选择。但随着大数据、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,新物流在设计运输路线时,完全可以依靠智能调度进行车辆调度和线路规划。
借助完善的智能调度系统,企业只需输入出发点和终点以及停留点,系统就可以根据交通网络和交通状况自动设计出最优路线,也可以在运输过程中,根据实时路况对运输路线进行调整。